矩形管的最小彎曲半徑可按下式估算:rmin=4(Ht)或rmin=(3~4)H。 (彎曲角度較小時,可為2.5~3)
H:曲面高度(與蝸輪配合的面)
t:管道的原始厚度
2、彎管彎管件除切割面外,表面質量必須符合所用管道材料的要求。
對于矩形管,在彎曲過程中,彎曲處的曲面不應有明顯的表面皺紋,但可以有規則、光滑的表面凹陷。 上下表面不應有視覺或觸覺容易察覺的表面皺紋。 皺紋、凸起和凹陷,外表面可能有輕微的光滑表面凹陷或隆起。
3、彎管材質規格與設備的匹配要求。 彎管設備的選擇應與彎管材質規格相匹配。
匹配的主要方法是將彎管的規格、尺寸、材料與彎管設備的最大彎管能力進行比較。 首先根據規格和尺寸比較進行選擇,然后根據材料比較進行調整。 例如:Q235 60×40×2冷彎型鋼(外接圓直徑為Ф72.1mm),若選用和豐系列彎管機,可根據規格尺寸選擇DW75NCB(最大彎管能力Ф75× 2(20#鋼)mm),Q235和20#的性能接近,可以確定DW75NCB進行匹配。 如果是同規格的不銹鋼管,應選擇彎管能力較大的彎管機DW80NCB。
4、彎管模具設計與制造的技術要求。
a)彎管芯軸設計:
芯軸的設計是為了使芯軸能順利插入管內,并為管壁提供可靠的支撐。 芯棒的直徑d一般比管坯內徑(兩側)小0.5-1.5mm。 d=D-(0.5-1.5)L=(3-5)d(當芯棒直徑d較大時,系數取小值,否則取大值)。 D 管子內徑 L 指芯軸的長度
芯軸的工作位置應在折彎中心線前方一定距離e處。 導程不宜過多。 如果過多,彎曲管坯外壁會受到嚴重拉伸,使減薄量加大,容易導致破裂。 如果芯軸向后偏置,則容易起皺。 。 一般根據管材直徑、彎曲半徑以及管坯內徑與芯棒的間隙確定e尺寸,然后根據實際生產進行適當調整。 理論計算公式如下: e=D1:管子內徑 R:中心層彎曲半徑 Z:管子內壁與芯棒間隙 Z=D1-d 也可根據經驗公式e=(0.45-0.55)d。
b) 蝸輪直徑的確定
蝸輪的直徑取決于彎頭的彎管半徑,但必須考慮回彈。 一般略小于彎曲半徑。 當R/D=3-4時R0=(0.96-0.98)R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彎曲冷彎型鋼(方矩管)時,為了使材料流動空間順暢,減少皺紋,建議:蝸輪曲面一側比管件內表面小5-7mm。 三. 抗皺塊設計靠近切點,不進入彎曲退變區。 管材的外表面不受彎曲模具的支撐。 即使使用芯軸,在彎管時,這里仍然可能會出現皺紋,因此需要添加防皺塊。 防皺塊的前端呈圓弧邊緣形狀,插在彎曲模具和管材之間。 前端應靠近管壁與彎管模具的切點,有效填充彎管模具與管材彎管內側之間的間隙。 ,從而從外部支撐管壁并防止起皺。
c)其他設計
壓塊、防皺塊、滾輪與管坯之間的間隙均為零。
5、彎管模具安裝的安全要求。
模具的安裝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 模具安裝人員需要具備操作彎管機和正確調整彎管模具的專業知識,這對彎管的質量非常重要。 模具必須適合機器的尺寸。 如果彎曲的管道大于原始值,機器上的負載過大將導致機械性能失效,并可能傷害操作人員。 模具安裝人員必須培養人身安全意識觀念,模具安裝必須以安全的態度進行。 所有模具安裝人員在工作時都應認識到自身安全并為他人提供安全操作環境的重要性。
a) 油泵電機啟動時,請勿將手、手指或身體任何部位置于模具操作區域。
b) 在未閱讀或理解用戶手冊中的模具安裝說明之前,請勿安裝、調整或移動模具。
c) 工作時或靠近機器時請勿佩戴領帶、佩戴首飾或穿著寬松的衣服。
d) 如果模具太重而無法用手提升,則應采用適當的機械提升方法。 模具上應安裝吊環,吊環用于保持模具零件在吊掛時的穩定性。
e) 安裝模具前,將其擦拭干凈,清除灰塵、金屬屑或其他異物。 否則會造成配合不一致,造成人身傷害或機器、模具損壞。
f) 當需要更改彎管機控制設置以執行不同操作時,請首先確認選擇開關設置是否正確。 在進行彎管工作之前,請先試運行以確保操作正確。
g) 當彎管機無法運行或無人操作時,即使是很短的時間,請在重新啟動機器前檢查所有開關的設置。